央广网北京12月12日消息(记者王迟)从长江之畔到黄河之滨,从江南水乡到华北平原,一条蜿蜒的水脉——南水北调以其独特的魅力,串联起南北大地的生机与活力。
今年是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十周年。自通水以来,无论是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还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南水北调工程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记者从国新办12月1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今天(12日),两条线路累计向北方地区调水超过了767亿立方米,惠及工程沿线亿人。通水以来,工程运行安全平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日益显著。
南水北调东中线年来,一期工程在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服务民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水利部副部长王道席在发布会上介绍,在优化水资源配置方面,通水以来,工程年调水量从20多亿立方米持续攀升至100亿立方米。南水北调已经成为北京、天津等北方许多城市的供水生命线,北京城区供水近八成是南水,天津主城区和雄安新建城区供水全部是南水;东线工程在齐鲁大地上形成了“T”字形的供水“大动脉”。随着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供水进入常态化,天津、河北等地的水安全保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在保障群众饮水安全方面,我们通过实施一系列综合水质保护措施,工程水质长期持续稳定达标。”王道席表示,地表水水质Ⅲ类及以上是满足饮用水水源要求的,东线一期工程输水干线水质稳定在地表水水质Ⅲ类,丹江口水库和中线干线供水水质稳定在地表水水质Ⅱ类及以上。北京市自来水的硬度由过去的380毫克/升降到了现在的120毫克/升;河北省黑龙港流域500多万人告别了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喝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
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方面,通过水源置换、生态补水等综合措施,工程有效保障了沿线河湖的生态用水,初步实现了地下水的采补平衡,利用汛前富余水量累计向北方50多条河流实施了生态补水,生态补水量累计超过了118亿立方米。
在畅通南北经济循环方面,工程将南方地区的水资源优势转化为北方地区的发展优势,北方重要经济发展区、粮食主产区、能源基地生产的商品、粮食、能源等产品通过交通网、电网输送到全国各地,促进了各类生产要素在我国南北方的优化配置。“南水北调累计调水767亿立方米,支撑了北方地区超过16万亿元的GDP增长。”王道席说。
丹江口水库是保障中线工程受水区包括首都在内1.14亿人的饮水安全,其水域面积达到了1050平方公里,库区及其上游流域的面积达到了9.52万平方公里,是一条实实在在的“生命线”。
“保障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安全,需要从流域系统治理的角度,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从形成工作合力的角度需要整合中央和地方的相关资源。”水利部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司司长李勇强调。
2006年以来,国务院连续批准实施了四轮丹江口水库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并将加强丹江口等重点湖库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星空体育入口
2023年以来,按照国务院批准的“进一步加强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质安全保障工作方案”,水利部会同有关地方政府、相关部委及单位,开展了各项工作。
“我们实施了水土流失和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其中2024年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超过5000平方公里,超额完成年度治理任务;按照‘应设尽设、应测尽测、应在线尽在线’的原则,加密了流域的监测体系,目前丹江口水库的16条主要入库河流全部设立了水质自动监测站并且投入应用。”李勇说。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经过各方通力协作,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安全保障初见成效。“根据我们从有关工程管理单位掌握的最新情况,截至目前,水源区水质总体为优,库区的陶岔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今年以来,超过Ⅰ类水质的天数达到270天,在今年的占比中超过了78%。”李勇表示。
节水是跨流域调水的前提,南水北调通水后,受水区将节水作为根本出路,全面提升受水区水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去年,受水区七个省市的万元GDP用水量是35.7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的用水量是30.6立方米,和2014年相比,万元GDP用水量下降了41.3%,万元工业增加值的用水量下降了36.2%。
“十年来,我们坚持节水优先方针,指导受水区各省市都出台了省级的节水法规,我们还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印发了加强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受水区全面节水指导意见,推动受水区建立了省市县三级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指标体系。”王道席介绍道,通过持续加强受水区非常规水的利用,努力推动扩大非常规水的利用领域和规模,去年受水区省市非常规水利用量达到了91.4亿立方米,基本上相当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年调水量。
“我们既要用好南水北调水,充分发挥工程的综合效益,更是要落实好节水优先这一方针,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王道席强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